冶金人才网
最新招聘
地区搜索
华东
上海   江苏   浙江   山东   安徽
福建   江西
北方
北京   天津   山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黑龙江   河北
中南
广东   广西   湖北   湖南   河南
西部
四川   重庆   贵州   云南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陕西
最新人才
苏先生 50 本科
王先生 本科 冶金工程
倪先生 49 大专
魏先生 40 大专 自动化
陈小姐 28 本科 计算机科...
张先生 37 其他
郭先生 46 本科 计算机科...
颜先生 33 冶金工程
当前位置:
健康人才梯队的7个关键点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银河白 https://www.steelhome.com [钢之家 SteelHome] [打印]
评论本文或转发至:
  形成良性的、健康的人才梯队,有哪些关键点?‍‍‍‍
  1.“基本粒子”很重要
  企业招聘了新的人选,‍‍尤其招聘了一些应届生、管培生,就决定了企业的基因。‍‍因为在真正形成人才梯队以后,核心人才一定会通过内部提拔成长起来。而外招人才很难为我所用,也难以形成凝聚力。当然,‍‍‍‍高管团队可以外招,但是人才梯队一定是以内部提拔为主。‍‍所以,通过对应届生的招聘,企业的要求决定了未来梯队的质量。
  有时候,我们只有朦胧的认知,要重视管培生招聘,但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实际上,只要公司保持发展,未来的梯队就会由这些人构成。‍‍所以,我们招聘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不见得都是一些高学历人才,未必非985、211不可。因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会有不同的要求。如Google、华为等企业,之所以必须要求985,或者一定‍‍录用双一流大学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要形成人才垄断。‍‍但是在机械行业,也有‍‍很多很好的学校,并不是除了‍‍985院校就无人可用。因此,我尤其强调的是,招聘的标准决定了企业未来梯队的‍‍素质和基因。
  很多企业通常的错误做法是,为了吸引大学生来应聘,会在招聘的时候重点渲染‍‍收入和福利。尤其是福利,什么双休、年假,都要大力宣传。当然,企业确实有这些福利,在吸引人才的时候也无须避讳。但‍我个人的观点是,时代虽然不同,企业和员工的成功规律是不会变的。比如大家都知道,华为的收入非常高,但同时,一个客观的现实是,华为人也都累成了“狗”——这是人所共知的现实,华为在招聘的时候都会坦诚相告。那么,为什么还是有人选择华为?第一是想赚钱,第二是愿意为了赚钱而拼搏、奋斗。有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只强调双休、年假,这样招进来的人,是不是只想着享受?‍‍我们给他划的重点就是这样!所以,即便是强调福利,同时也要强调奋斗。
  前一段时间,很多人认为,所谓的90后、00后变了。我不赞同这种说法。变化肯定会有,为此,‍‍我曾专门调研了一些‍‍1992~1996年之间出生的年轻人,问他们愿不愿意为了获得成功而奋斗?他们给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这群人的特点是什么?是要给他机会,但不是过去那样家长式的强制和不考虑个体差异的做法。他们对这种传统的方式会显得很不适应,却普遍认同‍‍只有奋斗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我相信,如果我们未来的年轻人都不愿意通过奋斗获得成功,都想“躺赢”,这个国家一定是没有希望的。所以,‍‍企业在招聘的时候,真的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对方提出要求,但前提是,对方不愿意“躺赢”,追求通过奋斗获取更大的收益,也包括通过奋斗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在把人才招聘进来之后,也要允许人家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尽情地游山玩水、享受人生,但是在工作的时候只能奋斗,并且要严格执行干部能上能下的标准。同样,员工进入企业,不等同于拿到了“养老”保障——如果员工有这种心态,梯队是不可能形成的。所以,这个过程,不是企业单向取悦于所谓的人才,而是一种双向选择。不然,你要求他奋斗,他就离职了。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基本粒子的重要性。
  2.抓两头:储备干部和高管
  重视储备干部梯队,其核心是抓两头,‍‍一个是储备干部,‍‍一个是高管。但抓高管不是为了形成梯队,而是为了落实梯队,高管是‍‍梯队建设的发动机。之后,我们只要把储备干部抓好,梯队建设就会变得容易。‍‍因为企业永远存在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下,假设储备干部有1000人,其中有20%,即200人可以升任主管;主管中有20%,即40人可以升入经理层、总监层;这一层级中也有20%,就是8个人可以进入高管序列。那么,只有我们金字塔底部“池子”内的人才很丰富,上面的“塔尖”才能被搭出来。否则,梯队建设就无从谈起。而有了底层的人才池,我们再把‍‍用人机制、评价机制建设好,梯队是会自然形成的。
  这就凸显了金字塔下,储备干部这个池子的重要性。它是基石,是梯队形成的先决条件‍‍。所以要抓两头——储备干部的资源池和‍‍高管引擎。
  ‍‍3.做好评价区分
  梯队的形成与评价区分有什么关系?在团队当中,所谓的AB角色并不重要,一定要把那个能打胜仗的,‍‍有想法,有悟性的班长区分出来,他是排长的后备;‍‍一定要把那些能打胜仗,有悟性,有一定格局的排长区分出来,他是连长的后备;一定要把那些能打胜仗,有思考,有一定格局的‍‍连长区分区出来,他是营长的后备;一定要把能打胜仗、有格局的师长‍‍区分出来,他是军长和司令员的后备……所谓梯队的形成,其实就是正确评价区分的过程,而‍‍不是为此引进大量的新人,也不是区别队伍当中的AB角,而是一层一层地评价区分出那些能打胜仗、有思考力、有格局的人。在此过程中,‍‍基层对格局的要求较少,越往上升,对格局的要求越高。
  ‍‍这是评价区分的重要性。包括继任计划,其背后也是评价区分在起作用。
  4.强化目标管理
  要想做好‍‍评价区分,前提是做好目标管理。阿里的目标管理是“早启动,晚分享,中间带陪访”的PDCA循环,所有主管级以上的干部都得这么做。那么,是不是所有主管以上的人选都能把这一套做得很好呢?也并不是,来自阿里内部的反馈是,大概只有20%左右的干部能够完全做好。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其实它就在主管的心里。因为这种PDCA的循环是每天的功课,他们对下级的执行情况可以做到了如指掌,孰优孰劣也一目了然。
  5.二八原则,专项项目化
  以苏宁为例。自2003年始,‍‍苏宁就提出了“1200工程”的项目目标,计划每年开300家门店。如果每个店都配置有店长、店助、防损、财务、人力5个人,‍‍那么300家门店就要配备1500人。所以,苏宁每年都要招聘1200名应届大学生,‍‍连续做了十几年。这就是一种‍‍专项计划。包括项目经理、产品经理,都可以有专项计划。它未必是企业大学每年围绕目标所做的项目专项培训,而是这段时间需要“国家代表”,就要围绕着“国家代表”的标准来培养;需要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自然就要围绕着这个两个岗位来培养;需要“铁三角”,需要储备干部,都是如此。
  为什么这样做?首先是目标明确,不然我们每年做一两个培训项目,只能流于形式。而按需培养,可以集中‍‍项目最大的‍‍优点,内容也是最为适配的。
  6.不能忽视职级/年龄结构
  ‍‍很多企业‍‍虽然做得很好,却忽视了职级和年龄结构,‍‍导致中基层的年龄构成越来越大,高层反而越来越年轻。‍‍为什么?因为高层需要不断地从外部挖人,挖来的往往是‍‍年轻人。而中基层因为梯队不能形成,所以永远提拔不上来。大家想一想,假如县处级干部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到了国家领导人层面,60岁左右就可以了。但如果县处级的干部都过了50,再到国家层面,年龄得有多大?一定要注意这样的结果。‍‍如果中基层年龄偏大,就要尽早优化,否则,梯队永远形成不了。
  7.人才培养一定要匹配业务增长
  人才储备梯队并非额外配备人选。
  ‍‍我曾经有一个内蒙古煤炭行业的客户,财力雄厚。他们一座煤矿原本只配备了一个副矿长、两个矿长助理,就已经创造了比较高的利润。但是因为要建人才梯队,分AB角,在业务没有额外增长的情况下,为一个矿长配备了7个副矿长、4个助理。这样一来,一座煤矿就有了11个领导。这些人‍‍无事生非,甚至为办公桌的大小而纷争不已。
  所以,一定要在既定的人员构成和任务流程的基础上,在既定的结构中形成资源池,通过评价区分,框定准继任者,针对他们的潜质做专项培养。
  这里面,我想强调的是,人才培养一定要匹配业务增长。如果有未来的增长,可以有“匹配这个未来业务增长的人员的增加”。‍‍比如苏宁的“1200工程”,因为每年计划要开300家门店,‍匹配这个业务的增长,每年就要增加1200人。掌握了这几点,我们的梯队基本上‍‍是可以形成的。

(采编: 钢之家资讯部 请勿转载 垂询电话: 18055371447)

评论本文或转发至:
【免责声明】
本信息中的陈述、数据和观点判断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人的市场操作建议或者投资依据,钢之家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 更多 相关资讯